前言

命理學自古以來便是人類探索命運、尋求解答的一種方式。然而,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與資訊的發展,對於命理的討論也愈發激烈。有人認為算命準確無比,能夠預測人生起伏;也有人批評其為「馬後砲」,僅僅是利用結果來反推原因。

命理常被批評不準

前陣子臺灣某著名女演藝人員去世,就有命理師在網路上宣稱早有徵兆可循,結果遭到網友及同業猛烈批評。我們並非該命理師同領域的研究者,也無法判斷是否真的能透過某些命理技術推論個人生死狀況。然而,基於人情世故,在特定時間點發表這類言論,無論從倫理或專業角度來看,都應該更為謹慎,不只是這類事件,每逢重大選舉,也會出現各派命理師根據勝選者的姓名、八字、斗數等來分析為何他能當選。然而,這樣的「事後分析」常被批評為「千金難買早知道」,甚至被譏笑為「事後諸葛」。但問題在於,命理學是否真的全然無用?或是它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的解釋?

我們希望傳達的核心觀點是:人生的際遇並非單靠某件事、某個人、某種條件就能功成名就的,而是需要許多因素相互影響與組合。以五術命理來看,每個領域都影影響,八字、斗數、姓名學、數字能量(身份證號、手機號碼、家用電話等)、風水(陰宅、陽宅)、面相、手相等,有時候一命理因素的影響力有限,須綜合判斷。例如,同一個八字或斗數命盤的人很多,甚至同時出生的雙胞胎,卻可能走出完全不同的人生路徑。包含了家世背景、教育環境、個人選擇等變數,使得即使命盤相同,命運卻大不相同。因此,單憑一種命理學術來判斷整個人生,會有一定程度準確性(前提是命理老師專業程度夠),但要達到高度準確性,仍是未知之數。

影響算命準不準的因素

我們與不同領域的命理同業交流,得出一個結論:一名優秀的命理師,能夠根據所學命理工具推論出客戶生命中已發生的重大事件,而不只是給予模糊的性格分析。內在個性與特質本就是大數法則的混合體,例如:每個人都有外向與內向的一面,只是表現在不同層面,多愁善感或是謹慎細膩的特質,也會因情境不同而呈現不同面貌,如果命理師只能給出籠統的性格分析,而無法準確推論出某人曾經發生的具體事件,那麼這樣的分析就沒有太大價值。例如,在姓名學的應用上,不論是生肖派或筆畫派,很多命理師都可以告訴你名字是「吉」還是「凶」,但只有一定程度的老師可以進一步說明這個名字如何影響健康、感情、事業等具體狀況。我們曾向臺灣一位姓名學老師請益過姓名學,該老師僅憑生肖跟姓名,就可以推論健康、財運及家人跟朋友間相處狀況,實為嘆服。

我們所鑽研的數字能量學也是如此,需具有一定造詣,才能透過身份證號碼與手機號碼,可以推論出個人部分的人生軌跡,若只是簡單判斷數字吉兇,而無法進一步解析影響的具體方向,那麼這樣的分析也是缺乏說服力的,對於諮詢客戶來說也是幫助不大。

改運是不是詐騙

另外許多人會問:「如果命理準確,那麼透過改名、換手機號碼、調整風水是否就能就能升官發財、事事順利?」我們必須公正地回答:是,也不是。人生的影響因素太多,命理的調整改變確實可以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,但並非絕對。換句話說,這些方法可以調整個人的氣場與頻率,讓機會變多、運勢變順,我們浸淫命理多年,深知這門學問的影響力,但也明白命理不是萬能的。真正影響人生的,不只是諸多命理因素,還有後天的選擇、努力與環境條件。如果有人告訴你「只要改名、換手機號碼、調整風水,就能一帆風順,成為人生勝利組」,這個命理師多半是騙子。因為真正的改運,除了透過命理調整能量場之外,更需要後天配合,包含努力、教育、陰德等因素。以著名經典「了凡四訓」及「俞淨意公遇灶神記」來說,都是藉由廣積陰德來改變人生既有軌跡。但人生既由許多因素組成,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,為何不選擇對自己有多一點正面影響的因素。常言盡信命者無知,不信命者愚痴。大道淵深,並非我們所能探知。

命理師誠心的建議

身為凡夫,只能盡量採取對自己有利的因素,不論是命理調整、後天努力、教育等,而不是被動接受命運安排。所以,我們的建議是:

  • 選擇具備專業能力的命理師:能夠透過命理工具準確推論人生軌跡,而不只是給出模糊的性格分析。
  • 不要迷信單一命理方法:建議至少綜合兩種以上的方法來交叉驗證,例如姓名學搭配數字能量學,或是八字結合陽宅風水。
  • 將命理作為參考,而非絕對依賴:命理是一種輔助工具,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,但最終的命運仍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  • 多行善事:命理經歷10多年以來,看過數萬諮詢案例,深覺一切福田皆在方寸之間,凡事與人為善,多多付出,真的可以修正人生劇本中的部分軌跡,提供讀者參考。

算命到底準不準?答案不是「準」或「不準」,而是「看怎麼運用」。命理的價值,不在於它能夠改變你的命運,而是它能幫助你更有智慧地選擇人生的方向。」

相關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